管家婆軟件中的成本計價法如何計算成本呢
成本核算是企業成本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該企業的成本預測和經營決策等存在直接影響。正確計算產品成本的方法取決于企業的生產特點和管理需求。管家婆軟件中支持4種成本算法:移動平均法、全月平均法、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今天來和小編一起學習下管家婆軟件中的各種成本計價法如何計算商品成本吧!
1,移動加權平均法
移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下庫存商品的成本價格根據每次入庫單據自動加權平均;其計算方法是以每次入庫的數量和金額與每次入庫前的數量和金額為基礎,計算出移動加權平均單價。
移動加權平均法計算公式如下:移動加權平均單價= (本次入庫前結存商品金額+本次入庫商品金額)/(本次入庫前結存商品數量+本次入庫商品數量 )
舉例說明:月初倉庫A產品數量為300,單價5元;8日入庫200,單價6元;10日發出時,A產品數量共計500,庫存金額為2700。移動加權平均單價為2700除以500件等于5.4元。
如果10日發出A產品400件,發出的成本為400*5.4=2160元,10日發出A產品后庫存余量100件,540元;20日A產品入庫300件,單價為5.5元,合計為400件,庫存金額為2190,加權平均單價為2190/400=5.475元。
28日又發出200件A產品,成本為200*5.475=1095元;28日發出后A產品庫存余量為200件,1095元。
總計,全月采用移動加權平均法計算改約A產品的發出存貨成本為:2160+1095=3255元
2,全月平均法
全月平均法是根據本月的期初數量和本月全部入庫數量以及本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期初的進貨成本來計算出本月存貨平均單位成本。
全月平均法計算公式:全月平均單價=(月初結存貨庫存金額+本月購入存貨庫存金額)/(月初結存存貨數量+本月購入存貨數量)
舉例說明:如果倉庫月初結存有商品數量50個,單價5元,本月購入該商品數量50個,單價6元,該商品本月發出后出庫成本價計算為:(50*5+50*6)/(50+50)=5.5元/個。
3,先進先出法
商品的最新發出以該商品的各個批次入庫的時間先后決定該商品發出成本價,先入庫先發出。系統采用先進先出法時,期末結存存貨成本接近現行的市場價值。
舉例說明:假設月初庫存為零,1日購入A產品60個單價2元;3日購入A產品50個單價3元;5日銷售發出A產品50個,則發出單價為2元;8日發出A產品30個,其中10個發出單價為2元,剩下20個發出單價為3元
4,個別計價法
個別計價法指對發出的存貨分別認定其單位成本和發出存貨成本的方法。個別計價法操作的工作量繁重,困難較大。適用于容易識別、存貨品種數量不多、單位成本較高的存貨計價。例如珠寶、名畫等貴重物品。
個別計價法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各批(次)存貨發出數量×該批次存貨實際進貨單價
舉例說明:某工廠本月生產過程中領用A材料2000KG,經確認其中1000KG屬第一批入庫單位成本為25元;其中600KG屬第二批入庫,單位成本為26元;其中400KG屬第三批入庫,單位成本為28元。
本月發出A材料的成本=1000×25+600×26+400×28=51800元